来源:齐鲁网
2022-03-10 15:55:03
·闪电新闻3月10日讯 3月10日,枣庄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双“20条”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新闻发布会。枣庄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邵士官出席并致发布辞,枣庄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公丕彦;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许桂良;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季冬勇;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胡安军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枣庄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孙海鹏主持。
枣庄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邵士官出席并致发布辞
枣庄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孙海鹏主持
会上,邵士官就“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双“20条”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作简要介绍。他说,2021年,枣庄市委、市政府聚焦“先把经济搞上去、集中精力强工业”,大力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开展三年攻坚突破行动,积极培育“6 3”现代产业体系,聚焦工业率先突破,以工业大发展推动经济大提速,以产业大提升实现枣庄大跨越。为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要素保障,做强平台载体,聚焦优化“四个环境”,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支持“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的政策措施》二十条和《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方案》二十条,简称双“20条”。为强化政策可操作性,市“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又牵头编制了《“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双“20条”政策措施操作流程服务指南》。各级各部门也通过新闻媒体、网站、公众号公布,送政策上门等方式进行了广泛宣传,保证政策宣传到位。双“20条”出台一年以来,各级、各责任单位高度重视,狠抓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和工作目标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一是产业发展投资平台质效双升。发挥市财金集团“产业 金融”特点,整合基金管理人、投资机构的资源,将财金集团打造成为枣庄市基金支持和“双招双引”的重要平台。发挥政府引导基金引导放大作用,枣庄市政府引导基金及参股子基金累计完成投资11.35亿元,投放项目27个。1亿元规模的医药基金已出资到位,枣庄高端装备产业基金设立已通过省新动能基金审批注册。市、区(市)两级成立总规模20亿元的技改基金,全年共集中投向引领枣庄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改示范项目11个,完成投资2.2亿元,完成银行贷款3.5亿元。二是中小企业云平台不断完善。累计认定市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32家,省级25家,国家级3家。2021年新认定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2家,认定工信部“重点支持国家小巨人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1家,6家企业和6家服务商举行签约仪式;10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申报数字化转型示范平台,入驻企业2000余家。三是科研平台建设持续加强。8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获批,1个省重点实验室通过省科技厅现场考察,山东省储能电池技术创新中心获2021年度第二批拟建设省技术创新中心批准筹建,4家院士工作站通过省科技厅备案。9家企业技术中心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2家企业入选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33家企业认定为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四是人才引进培育实现突破。2021年成功举办“创业枣庄·共赢未来”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吸引创业项目455个,现场签约9个,成功落地16个。柔性引进人才115人,评选枣庄英才31人,评选出第四届“鲁班工匠”10人。24人被评为“齐鲁乡村之星”,20人获得“枣庄乡村之星”称号。
跑出招商项目加速度。一是招商签约加速。“枣庄(上海)产业促进中心”“枣庄(长三角)高端制造业转移基地联盟”揭牌,“中国·枣庄(长三角)高端制造业转移基地网”开通。“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业产业园”等16个项目集中签约。2021年全市累计签约10亿元及以上项目153个,50亿元及以上项目49个,总投资200亿元欣旺达动力电池项目正式签约。二是要素保障有力。2021年全市使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7383亩,其中用于工业项目4720亩,占比64%,全面保障了省、市重点工业项目落地建设。累计挂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18宗635亩,弹性年期出让工业用地40宗,面积1137亩,长期租赁用地266亩。三是审批流程优化。出台《优化提升社会投资拿地即开工(带方案)类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实施细则》,对社会投资拿地即开工类建设项目审批主流程15个工作日限时办结。对简易低风险项目审批全面实行告知承诺制、限时办结,主流程审批时间压缩至 7 个工作日。四是项目服务全周期。牢固树立“快就是大局”意识,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不动摇。在全省率先出台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制度,落实“市级领导帮扶、项目库动态管理、市直部门帮包、项目推进专员服务、问题反馈化解、督导考核”等“六位一体”推进机制,形成从项目谋划入库、开工建设乃至竣工投产的全流程、闭环式管理服务新模式。枣庄市项目建设取得历史上最好成绩,181个省、市重点项目总投资2751亿元,年度投资737.5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61%,鲁化己内酰胺等90余个项目竣工投产或部分竣工投产。
打通资金支持渠道。一是加大资金奖补力度。2021年预算安排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才专项、科技创新发展资金1.35亿元,在年初预算安排相关资金较紧张的情况下,市级财政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全力保障“工业强市、产业兴市”财政政策兑现。全年共兑现各项财政政策1.45亿元。其中,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资金7913万元、人才资金3984万元、科技创新发展资金2623万元。针对以往奖补政策分散、申请流程繁琐、足额兑付难等突出问题,创新性地打造“枣惠达”财政奖补集成服务平台,打通政策兑现“最后一公里”,实现财政奖补资金免申即享、即申即办。二是丰富融资服务方式。出台《关于加快枣庄市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3家融资担保机构为123家次企业提供4.8亿元担保,3家应急转贷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服务180家次,服务金额达30亿。全年推动小微企业银税互动,贷款户数1010户,贷款余额达到8.04亿。人民银行办理再贴现13.33亿,再贷款17.07亿,“0”利率再贷款资金7353.62万元。税务部门为89户纳税人授信7640万元,贷款总额7810万元。三是金融活动成效显著。成功举办2021中国(枣庄)资本赋能“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大会和2021第三届山东(枣庄)普惠金融改革发展论坛,与13家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三年将为枣庄提供1250亿的意向信贷资金。
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一是政务服务更高效。率先建立“异地受理、属地审批、就近取证”的营业执照跨区域通办服务模式。推进企业营业执照与许可证件联合开办、联合变更、联合注销“三联办理”,实现企业开办掌上办,市场主体“准入也易出”。在50个行业全面实施“一业一证”改革,实现“一证准营”。实现各部门、各层级、各业务系统的数据一体化大数据平台互联互通,电子证照免提交应用。开设帮办代办专区,成立帮办代办队伍,公布帮办代办事项清单,对市级重点项目实现“一对一”精准帮办代办服务,共协助1435家企业办理有关业务,叫响了“枣办好”政务服务品牌。二是需求回应更快捷。实行企业开办“一件事一次办”,企业开办当日办结、全程零费用,全流程时间压缩70%,最快40分钟即可办结。全面深化企业简易注销改革,企业简易注销公告时间由45天压缩为20天。实现不动产登记“一窗办结”“立等领证”新模式,由1个工作日办结压减到2小时内办结。水电气热接入“一窗受理”联合报装。出口退税办理时间压缩到4个工作日内。跨境贸易进口整体通关时间为17.35小时,出口整体通关时间为2.21小时,实现“单一窗口”覆盖率100%。三是执法环境更优化。落实执法司法平等保护机制,依法妥善处理各种涉企纠纷,突出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实行首次不罚、首次轻罚,慎用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与省内、省外签署《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跨区域交流协作框架协议》,推动知识产权速审裁判。2021年受理一审民商事涉企纠纷12417件,审结11127件,受理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案件180件,审结160件。社会治安实施部门联处、社区联防、专群联动“三联工作法”,实现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发案数、涉案金额、参与人数“三连降”。
邵士官说,2022年是枣庄市“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下一步,将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第十七次人代会精神,坚定推进“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不动摇,突出坚持“抓重点、重点抓”的工作方法,倡导树立“快就是大局”的效率观念,大力发扬“我就是枣庄”的主人翁精神,狠抓双“20条”政策措施的落实,推动“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扎实迈进!
闪电新闻记者 李永文 刘聪聪 实习记者 宋丹华 报道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新全讯2网的合作伙伴。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