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新闻3月2日讯 3月2日,枣庄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动新阶段水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会上,枣庄市城乡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一级调研员张德忠,市城乡水务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于保华,市城乡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三级调研员刘绍峰,市城乡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三级调研员吕成森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张德忠说道,2022年,枣庄市城乡水务系统积极融入并主动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扛牢政治责任,强化使命担当,大干大兴水利,护航民生福祉,整体工作实现新跃升,多项工作呈现新突破。一年来,先后获得“国务院河长制湖长制督查激励”“省防汛抗洪表现突出集体”“市绩效考核先进集体”等荣誉。
现代水网建设开局良好。《枣庄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在全省率先印发实施。规划了“一带两区、四纵七横、一湖八库”市级水网总体格局,“十四五”期间,拟实施水网项目125个,总投资约236.1亿元。骨干水网体系日趋完善。建立重点水务工程联席会议制度、水务工程建设推进机制和重点项目帮包工作机制。年度计划投资42.92亿元的42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9.59亿元,完成率达115.54%,位居全省前列。西城区水系水环境治理、蟠龙河综合整治、“两库四河”、薛城区河湖库水系连通等一大批水系连通、引调水工程顺利推进,全市水系畅联初见成效。资金保障更加有力。争取省级以上补助资金10.22亿元,连续2年达到10亿元以上,再创新高。
水资源管理规范有力。水资源“双控”成效显著。2022年全市用水总量5.78亿立方米,占总量控制指标的87%;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分别下降12%、14%,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取用水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全面整改22067个问题取水口,相继封停166个非法自备井,上线运行587个取水口监控设施,重点取水口在线监控率达到100%。节水型载体创建再获佳绩。评选命名43家市级节水型载体,其中14家被命名为省级节水型载体,市级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覆盖率达到68%。市、县级水利行业节水型单位覆盖率达到100%。水资源配置格局持续优化。实施引调水工程,积极盘活用好岩马水库、庄里水库水资源,成功争取南四湖上级湖用水指标3662万立方米/年,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量增加至13.3亿立方米,进一步提高了水资源战略储备,分质供水、优水优用、多元互济用水格局逐步形成。
城乡供水保障能力稳步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显著提高。成立农村供水保障工作专班,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实施295个农村供水工程提标升级,有效保障23.21万农民群众喝上“放心水”,全市农村规模化供水率、水质达标率较2021年分别提升11个、39.2个百分点,均创历史最好水平,有效提升农村居民用水满意度。城乡供水一体化加快推进。扎实推进峄城区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薛城区铁西水厂及管网配套工程,铺设供水管网95公里,新增城市供水能力3.5万吨/天,城乡供水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供水监督管理持续强化。积极推行农村供水“区(市)公司直管到户”或“1 n”县级统管模式,县级统管服务人口比例达到85%以上。推动出台《枣庄市城市供水办法》,为进一步规范管理,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维护供水、用水双方的合法权益提供遵循。
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不断增强。抗旱保春灌。旱情期间,通过胜利渠调水、庄里水库、岩马水库放水共计2150余万方,有效缓解17万亩农田旱情,保证夏粮丰收。防洪保安澜。完成北洛截水沟治理、山洪灾害防御等防洪重点工程,动态排查整治各类防汛隐患问题399个,成功应对6轮强降雨,主汛期6座大中型水库错峰调洪3.13亿立方米。创新强管理。完成全市雨水情站网升级改造和7个数字河湖试点任务,65个镇街雨量站点、6座大中型水库和44条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道实现水位站全覆盖,全面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调度指挥精准度。
水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明显。河湖长制深入落实。组建副县级河湖管理保护中心。各级河湖长全年累计巡河10万余次。创新实行“一河(湖)一考”“一区(市)一考”“一部门一考”。建立挂牌督办、有奖举报、通报约谈、联合办公等制度,完善“河湖长 检察长”、县镇村三级河长巡河“提醒 通报”工作机制,全年累计通报24次、专项督导14次、联合办公19次。上线“我爱家乡水”公众护水平台,注册2.3万余人。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整治河湖四乱问题672个,实现动态清零,遗留多年的一大批历史“老大难”问题彻底完成销号。成功创建13条“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里程位居全省第二位。我市作为全省唯一市获得2022年度国务院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督查激励,将获中央奖励资金2000万元。“两个清零、一个提标”稳步推进。完成107.9公里城市雨污合流管网改造、3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新增污水处理能力7万吨/天,出水水质均达到准ⅳ类排放标准。巩固黑臭水体长治久清长效机制,城市黑臭水体实现动态清零。山亭区城市雨污合流管网整建制清零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水土流失治理与监管不断强化。完成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1.16平方公里,创历史新高。加强人为水土流失监管,认定卫星遥感图斑154处,查处违法违规项目77个,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6215.09万元。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落实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突破年”。全市城乡水务部门将以强化“现代水网建设”为统领,统筹“水工程建设、水资源配置、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安全保障、水文化铸魂”六项重点任务,守好“水安全风险防控底线、水资源承载能力上线、水生态环境保护红线”,建设“发展水务、民生水务、生态水务、平安水务、智慧水务”,打造治水兴水、护水管水“枣庄模式”,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务支撑。
着力抓好重点水务工程建设。一是继续发挥重点水务工程建设联席会议作用,锚定3月底前开工、11月底前完成48.25亿元年度投资计划的任务目标,统筹推进“两库四河”水系连通、滕州市再生水利用(滕西调水)、薛城区河湖库水系连通、引湖入薛、市中区高铁新区引调水、山家林湖至市中区引调水、高新区河库调水拦蓄、周营沙河流域综合提升、马河、周村、户主3座大中型水库增容、滕州市郭河上游段、山亭区十字河中支郭庄村至李庄村段、欧峪支流、峄城大沙河6条(段)44公里河道治理等新建续建重点水务工程,建立清单、分类施策、倒排工期、压茬推进,确保早落地、稳推进、快见效。二是继续谋划论证储备一批重大项目,以9条流域面积200~3000平方公里的中小河流为基础形成全市中小河流治理实施方案,做好后续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储备;启动市中区城南水库前期工作,论证台儿庄区拟建前程水库可行性,必要时启动前期工作。
着力抓好水资源优化配置。一是树立“量水发展”理念,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全年水资源消耗总量控制在6.58亿立方米之内,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较2020年下降9.6%、7.2%以上,取用水管理规范化率达到100%。二是持续巩固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成果,开展节水型载体创建,力争县域节水型社会建成率达到100%。三是优化调整用水结构,推动南水北调受水区地下水压采480万立方米,年用地下水量控制在3.6亿立方米以内;协调推进岩马水库、庄里水库生活和工业用水配置;加强非常规水设施建设和配置利用,年度非常规水利用量不低于0.5亿立方米。
着力抓好水环境治理保护。首先是深入推进“两个清零、一个提标”,改造城市雨污合流管网92.4公里,实现全市城市建成区雨污合流管网清零。完成滕州市第一污水处理厂等3座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提标改造,确保10条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实现长制久清。二是组织编制枣庄中心城区供排水专项规划,完成薛城区第二污水处理厂等3座污水处理厂新建、扩建,新增污水处理能力8万吨/天。三是严格水域岸线空间管控,强化涉河湖项目监管,开展河湖常规巡查和专项巡查,推进“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经常化,确保问题动态清零。四是强化水土流失治理和监管,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40平方公里,完成小魏河等6条河道(段)水系绿化达标、2条省级生态清洁小流域示范工程建设。
着力抓好生态河湖建设。首先是落实网格化、数字化河湖管护模式,将全市所有河流、水库、水闸等全部纳入网格管理,定人、定岗、定网格、定责任。全面推行水利工程管理数字化平台和数字河湖建设,确保各区(市)和大中型水库全覆盖。二是深入开展美丽幸福示范河湖建设工作,力争2023年创建不少于20条(段)省、市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境内 285 条河流全部达到美丽幸福河湖标准。开展河湖健康评价,建立河湖健康档案,完成22条河道健康评价。三是持续加大生态流量保障力度,推进市级重点河流生态流量保障方案编制,落实十字河生态流量保障目标。研究确定市级断流河流、萎缩干涸湖泊修复名录和2022—2025年母亲河复苏行动河湖名单,实施2023年启动的市级母亲河复苏行动“一河(湖)一策”方案编制。
抓好水安全保障。一是扎实开展水旱灾害隐患调查和水旱灾害防御规划编制,及时完善水工程调度方案,科学调度水工程,充分发挥防汛抗旱减灾效益。针对水库、河道和在建水利工程等重点环节部位开展汛前检查,及时清除违法违规建构筑物。二是加强监测预警信息发布,确保防汛关键期雨情、水情、工情、险情及预警信息直达一线。严格落实水库大坝安全责任制,压实“三个责任人”责任,确保水库安全度汛。抓好山洪灾害防御,完善防御预案,及时发布预警,落实“叫应”机制。三是科学组织,做好汛前水旱灾害防御演练,提升实战能力。
第六个方面是着力抓好农村供水提质。一是推进供水“规模化”,实施6处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全市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率达到80%以上,进一步扩大农村供水工程县级统管服务人口比例;实施农村供水管网更新改造,提升76个村供水质量、惠及7.5万人。二是推进水质“达标化”,通过规范消毒设施运行、加强水质检测、推进水源置换和并入规模化水厂等措施,切实提升农村供水水质达标率,千吨万人工程全面配置净化消毒设施,千人和千人以下集中供水工程逐步实现应配尽配,千人和千人以下工程市县两级抽检率达到100%。三是推进管理“标准化”,落实工程标准化管理,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达标率达到60%,千吨万人工程逐步推行水量水质在线监测。四是推进监督、考核“常态化”,制定年度监督检查方案,开展经常性监督检查,及时化解供水安全风险;对各区(市)农村供水保障工作进行季度考核,以考核促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全面提升。
着力抓好行业治理能力提升。一是加强水务监督和水行政执法,拟定监督检查计划,抓实综合监督、专业监督、专项监督和日常监督。理顺水行政执法体制,落实执法“三项制度”,规范执法检查行为。强化水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围绕黄河国家战略,加强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河湖管护、安全生产、供排水等重点领域监管执法,依法严厉打击涉水违法行为,让法规带电、法律长牙,真正成为刚性约束。二是守好安全生产底线,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开展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常态化、制度化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推进全员安全生产,培育水务安全文化。规范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力争创建1个部级标准化管理工程、多个省级标准化管理工程。三是强化供排水行业监管,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保障供排水设施安全稳定运行。提升供排水服务水平,规范城市二次供水设施运行管理,启动供排水协会换届,推动行业自律和服务提升。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